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金十数据
华尔街大型投行普遍2025年美股将继续上涨,尽管政策和地缘政治的不利因素仍在加剧,但市场情绪显然是看涨的。
巴克莱分析师在本周发布的展望中表示,标普500指数(SPX)将在2025年延续其牛市涨势,不过速度略有放缓。
以该公司美国股票策略主管Venu Krishna为首的分析师们预测,在强劲的科技公司盈利增长和具有弹性的经济的推动下,标普500指数明年将再攀升10%,达到6600点。
今年以来该指数已累计上涨26%,但他们乐观地认为,经济环境将继续支撑股市。
“宏观经济放缓至仍然健康的水平,应该会支持明年美股进一步上涨,尽管较23年至24年的惊人步伐有所放缓。仓位看起来是建设性的,而政策的不确定性为股票和行业选择创造了空间,”分析师们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表示。
他们的乐观情绪主要来自于强劲的美国经济,美国经济和股市的“中心支柱”——消费者收入持续增长,并继续乐于支出,美国经济保持强劲。
分析师们写道:“由于总收入和消费增长之间仍然完好无损的‘良性循环‘,美国经济仍然具有弹性。”
“对家庭财务困境的担忧似乎被夸大了;总体拖欠率仍然很低,借款人的消费和循环信贷占收入的比例总体上低于疫情前,”他们补充道。
他们还指出了大型科技股的强劲盈利增长潜力,并认为华尔街可能低估了12%。
不过,他们承认,公司对人工智能(AI)的大规模投资和投资者渴望很快看到回报,也带来了一些风险。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Alphabet(GOOGL)、Microsoft(MSFT)、Amazon(AMZN)和Meta(META)等科技巨头已经在AI基础设施上投资了数千亿美元,并准备在明年再支出2000亿美元。
分析师表示,通胀前景也构成风险,特别是在当选总统特朗普实施全面关税和打击移民的情况下,两者都将在2026年之前推高物价。
他们补充说,这可能会导致美联储的降息幅度低于市场预期,从而成为股市上涨的障碍。
分析师表示:“股市面临的风险并非微不足道,尤其考虑到美债收益率自9月以来大幅上升,并且正在接近历史上对股市构成阻力的水平,这在财政扩张和降息较少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麻烦。”
不过,他们补充说,政策路线图仍然不确定,而且近年来市场通常很好地经受住了通胀和利率的考验。
除了巴克莱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预测标普500指数明年将触及6600点,而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师将目标设定为7000点。上周,BMO的分析师表示,该指数明年将达到6700点。
就连顽固的美股空头摩根大通也认输并转为看涨,现在该行的一些观点与巴克莱不谋而合。
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该行发布了对美股的2025年展望,并将其明年目标价较2024年年底目标上调了55%。
摩根大通预计标普500指数2025年年底前将达到6500点,较当前水平上涨约8%。两年前,该行将2024年目标价定为4200点。
摩根大通分析师Dubravko Lakos-Bujas表示:“美股应该会继续受到不断扩大的商业周期、有助于扩大人工智能周期和盈利增长的美国例外论、全球央行的持续宽松政策以及美联储在第一季度逐步缩减量化紧缩政策的支撑。”
该行的看涨观点与之前的看跌立场大相径庭,后者由前摩根大通分析师Marko Kolanovic带头,他于今年7月离开了该公司。
在2022年熊市的大部分时间里,Kolanovic一直看好股市,只是在2022年10月牛市开始时转为看跌。Kolanovic在标普500指数2023年飙升26%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坚持看跌,直到今年夏天离职。
对于Lakos-Bujas来说,消费者的实力是他对股市看涨观点的重要原因。
这位分析师强调,美国家庭正在从紧张的劳动力市场中受益,拥有创纪录的约165万亿美元的财富,并有望从未来可能降低的能源价格中受益。
该报告称,特朗普本月早些时候的选举胜利也可能提振股市和经济。
Lakos-Bujas说:“放松管制和更友好的商业环境的好处可能被低估了,同时生产率提高和资本部署的潜力也被低估了。”
摩根大通还强调,对AI繁荣的投资是前所未有的,可能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一旦完全考虑到技术和工业研发以及其他运营费用的系统性支出,全面的人工智能支出应该超过1万亿美元,”Lakos-Bujas说。
“(这一支出)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增长到美国国防预算的规模(约8500亿美元)简直令人震惊,”他补充道。
摩根大通预计,明年标普500指数的每股收益将达到270美元,同比增长10%。这一假设基于从现在到明年第三季度实际GDP增长2%和美联储再降息100个基点的预期。
“在我们看来,企业盈利持续增长应该会使股市的积极叙事保持不变,”Lakos-Bujas说。
摩根大通的看涨转向是在摩根士丹利分析师Mike Wilson也变得乐观几周后发生的股票配资利息多少钱,后者在美股两年牛市的大部分时间里也基本上都看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